貌似现在遇到了麻烦啊。
冯丽娟无奈道:“我再找个机会,把上面的文字抄下来,然后去外语学院,找懂樱花语的同学帮忙翻译,哪怕给点钱,也要把厂家的信息弄到。”
“然后,咱们再商量怎么办。”
“行,那就辛苦你了!你自己小心谨慎行事!”周春明嗯了一声。
放下了电话,周春明陷入了思索。
没有专业的机械设备,生产效率只会极其低下,完全没有竞争力。
尤其是,现如今还限制了招工人数。
厂子只能招一百人以下,除去了搞后勤的,以及管理人员,哪怕有九十个人在厂子里干活,人均每天只能生产两条牛仔裤,也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一个小时生产两到三条,那才是理想的效率。
所以该怎么办呢?
如今国内,并没有此类专业设备生产厂家。
哪怕你肯砸大价钱,支持人家研发,时间也赶不及。
只能走进口这条路子。
翻阅着回忆,周春明想起来了。
在八十年代初期,也就是六五计划之时,国内掀起了以市场换技术的热潮,大量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
很多行业都在搞这个,进行技术革新,钢铁行业、纺织行业、橡胶行业、家电行业都在其中。
漂亮国有媒体,就曾经报道过,说华国的一批工程师,赶到了浪漫的法兰西,拆掉一家破产冰箱厂的设备,日以继夜的赶工,将这批重达五千吨的旧设备,远渡重洋运回国内。
是不是把想进口的设备,列出清单来,交给黎茂山,让市里帮忙协调和解决。
这是完全可行的。
因为周春明记得,在八十年代中期,仅仅在一年时间内,市里就从国外引进了七十多项技术,进口了十几项成套设备。好些厂子使用外汇都达到几十万刀,甚至,有一家厂子使用了接近三百万刀。
琢磨了一下,周春明觉得,这个可以试一试。
有枣没枣先打两竿子。
万一成了,那岂不是省了很多事情。
在前期一穷二白的创业阶段,直接引进国外成熟设备,无疑是比较靠谱的。
等到熟悉了行情,还可以不断的进行升级换代,提高自家的生产水准。
另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