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一年(1746年)春,庆复率军进驻东俄洛,并上奏乾隆帝,弹劾李质粹贻误战机,同时也弹劾袁士弼主张招降。结果袁士弼被剥夺官职,但在军中戴罪立功。庆复率军从东俄洛转战灵雀,并在当地聘请了明正土司汪结及归降的骚达邦、俄木丁等人作为向导。部队使用皮船穿越茹色江,攻破了敌方十余个关卡,逐步逼近如郎,最终攻陷泥日寨,并围困多日,将敌军的碉楼焚毁。
在此过程中,李质粹附和庆复的说法,称班滚已被烧死,并描述了在火光中看到番司头目自缢的情景。庆复询问众人意见后,俄木丁在废墟中找到了一些物品,声称这些是班滚的遗物。基于这些证据,庆复急切地向乾隆帝报告班滚已死的消息。
然而,乾隆帝回忆起之前庆复的报告,提到班滚可能逃往了沙加邦河,并被当地的土寨头目姜错太收留。因此,乾隆帝告诫庆复不要让班滚的余党逃脱,以免留下隐患,并提醒他不要被敌人的诡计所迷惑。同时,乾隆帝加封庆复为太子太保,以表彰他在此次战役中的贡献。
五、获罪自尽
乾隆十二年(1747年),大金川地区爆发了由土司莎罗奔领导的叛乱。面对这一危机,乾隆帝任命张广泗为新的川陕总督,并且将庆复召回京城,让他进入内阁处理政务,同时让他兼管兵部,以期借助庆复的经验和能力来应对新的挑战。
然而,就在庆复被召回京城不久,张广泗上奏报告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班滚并未如先前庆复所报已经死亡,事实上他依然藏匿在如郞地区。这一消息直接揭露了庆复之前的报告存在严重失实。更令人震惊的是,庆复竟然找到了班滚的儿子沙加七,并将其更名为德昌喇嘛,让他居住在班滚的大碉楼内,假称是经堂的一部分,以此来掩盖真相。
乾隆帝得知这一情况后,对庆复的行为极为不满,认为这是严重的欺君罔上之举。他立即下令剥夺了庆复的所有官职,并要求等待进一步的治罪。与此同时,钦差大臣、尚书班第也向乾隆帝汇报说,清军虽然攻克了如郞,但班滚早已逃走,清军只占领了一座空寨。
面对如此严重的失职与欺骗行为,乾隆帝决定彻查此事。他首先逮捕了李质粹,并将其送入刑部大狱,随后传唤宋宗璋与李质粹对质。在对质过程中,李质粹承认他曾上报过班滚被烧死的消息,但实际上并未亲眼见到班滚的尸体。他进一步承认,后来得知班滚可能藏匿在当地山洞时,并未将这一信息告知庆复,也未采取进一步行动。
乾隆帝对庆复的处理非常严厉。他下令将庆复逮捕,并将其投入刑部大狱,同时命令军机大臣一同审理此案。最终,庆复因“贻误军机”之罪被判处死刑。考虑到庆复的身份和过去的贡献,乾隆帝在乾隆十四年(1749年)九月,赐予庆复自尽,以此作为对他欺瞒朝廷、贻误军机的惩罚。
结语
庆复的故事是一个典型的关于权力、责任以及个人命运的故事。从一个家族荣耀的继承者到帝国的重要决策者,再到最终因为一次军事上的失败而走向末路,庆复的经历反映了清朝官僚体系下的复杂性及其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他的生涯不仅是个人能力与机遇交织的结果,更是时代背景与个人选择共同作用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