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兵不血刃 拿下乌程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宴厅里满是欢声笑语。这一场欢歌饮宴,一直持续到大半夜,大家才带着微醺的醉意,心满意足地散去 ,为这场胜利的庆功宴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大军于永安城中安营扎寨,休整了整整两日。这期间,孙策、周瑜、马超等一众将领聚于营帐之内,反复商讨后续的战略部署。最终一致决定,留下沙摩柯率领山越大军驻守永安城。山越儿郎熟悉这一带的山川地势,作战勇猛,由他们镇守,可保城池安稳。

考虑到安民与震慑的重要性,孙策留下老将程普、黄盖,让他们协同智谋过人的鲁肃,在城中安抚百姓、稳定局势。沙摩柯的山越部队虽作战英勇,但经历多番战斗,损耗不少,还需返回山中稍作休整,补充兵力。

一切安排妥当后,马超、周瑜、孙策便带领着浩浩荡荡的大军,押解着王朗与陶应,向着巫城县进发。队伍绵延数里,军旗烈烈作响,士兵们步伐整齐有力,士气高昂。马蹄声、脚步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出征的乐章。

而王朗和陶应也一同被裹挟在军中,虽马超并未对他们有所苛责,特意安排了马车,让他们免受行军劳顿之苦,可这又怎能抚平他们内心的创痛。

二人坐在马车里,狭小的空间好似囚牢,将他们困于无尽的落魄之中。王朗双眼无神地望着车窗外不断后退的景色,曾经身为一方太守时的意气风发,如今已消散得无影无踪,只剩下满心的懊悔与不甘。陶应则瘫坐在角落里,双手无力地垂在身侧,面色如死灰一般,往昔战场上的叱咤风云,此刻都化为了泡影,徒留满心的绝望与凄凉。

马超早在出军之前,便深思熟虑地挑选了军中最为机敏且果敢的将士,郑重地交付其一项至关重要的使命——携带王朗的亲笔书信,奔赴乌程县劝降。这位被选中的将士深知任务艰巨,怀揣着密信,飞身上马,扬尘疾驰而去。马蹄声急,踏破一路尘土,他日夜兼程,不敢有丝毫懈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抵达乌程县后,他昂首挺胸,来到城下,扯着嗓子高声呼喊,声音在城墙上回荡:“城上的人听好了!王朗大人已归降,如今大势已去,你们若不速速开门投降,我军必将踏破乌程县,到时玉石俱焚,莫要后悔!”言辞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威慑力。

乌程县此前历经多番惨烈大战,城墙之上箭痕累累,城内一片萧条景象。守将站在城墙上,面容憔悴,连日来的征战让他心力交瘁,眼神中满是疲惫与迷茫。他望着城下孤身一人的信使,心中五味杂陈。城中兵力损耗严重,物资匮乏,继续抵抗,胜算渺茫;可轻易投降,又心有不甘,且难以确认这劝降的真假。

沉思良久,守将缓缓开口,声音沙哑却带着几分谨慎:“我需辨明这书信真伪,还得确认王朗大人是否真的归降。你且回去告知,我等只等大军前来!若一切属实,我自会开城投降!”信使听后,微微皱眉,随即冷笑一声,勒紧缰绳,厉声道:“好,便等大军到来,届时可别食言!”说罢,拨转马头,扬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