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君王当用

成道天书 鸿书 1705 字 1个月前

老百姓们的生活是一个个苦不堪言,他们终日劳作却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住无安居,且还要时刻担忧自家性命。

在他们的心中充满了怨恨与无奈,但面对强大的王权统治,他们只能默默地忍受非人的磨难。

有一日,不知从何处来了那么一位智谋过人的智者贤达之人,他见闻了这个国家的惨状,便是心生怜悯,决定挺身而出,前往该国皇宫,去劝谏这个国家的君王,期望能唤醒君王的良知,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

当智者贤达踏入王宫之时,那金碧辉煌的宫殿与宫外贫苦百姓的居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让他坚定了要劝说这个君王改邪归正的决心。

当他见到君王之后,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然后不卑不亢地呈上自己精心撰写的谏词文书。

他在文中详细阐述了《道德经》中无为而治的深邃,并向君王说明了应以柔弱克钢之姿,而非强横无道之力去治理天下。

因为柔弱中包容万物,如水般柔顺,看似无力,实则蕴含着无穷的力量。而过于刚强则易折损,就如同那些只知凭借武力逞强的暴君,最终往往落得个众叛亲离的下场。

然而,这位自傲自大的残暴君王听了他之谏言后,不仅没有丝毫反思之意,反而对这位智者贤达的忠告嗤之以鼻,甚至放肆地大笑起来,嘲讽道:“哈哈哈...如此荒谬之言也敢拿来进谏本王!本王统治天下久矣!靠的就是绝对的权力和铁血手段,你一个外民岂知,只有强者才能令得众人所臣服,行为软弱者,那是无能,只会被一众强横人等所欺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见到这个君王如此冥顽不灵,智者贤达虽觉恼火,却并未气馁。他深知,直接的说教,断难以打动这位刚愎自用的君主,于是他就争取这个国王,给了时间,讲述个故事。

看着满朝文武,皆是被这个君王所感染,一个个皆是横征暴敛高高在上的庄严凶相,智者贤达却是开始讲述起一段久远的历史故事来。

曾经有一个乡下的农夫。这个农夫从小便生活在山野乡村,从未进个学堂,更未曾学习过什么谋生种地的手段,每日里过着简朴的生活,但他尊重大自然规律,善待村中土地,耐心耕种,乐于助人,从不施加过度的负面压力于自己及其他人或事物上。

这一年秋收过后,天公很是不作美,连续干旱数月,农田里没有丝毫雨水滋润。农人们虽是节前收获得了些许食物,却心中焦急万分,担心来年会闹灾旱现个饥荒年。

这个农夫却是镇静自若,不荒不忙,日升则起,日落而息,饲养家禽,喂养耕牛,蓄集精气神,步步安稳,怡然自得。

他告诫乡邻农人们:“大家都别太过慌张,此时已然无力回天,当要顺应自然道理,尊重事物发展变化,我们且耐心等待今冬明春时节,切莫因为无妄之事焦躁上火,恼坏了自己的身心康健状态。过后来时无力耕作,那才是真正的灾害。”

等了一两月时间,天公作美,下起了一场瓢泼大雨,尔后又好大一场瑞雪兆丰年,干旱状态就此解除。雪被之下生机勃勃待复苏。

这一年,农人们得了劝告,一个个早已养足了精气神,开春之后便纷纷下地忙种作物。

之后一年,他们尽皆大获丰收,当他们高兴地看着农田里的谷物茁壮生长,颗粒饱满的可以收获时,又是一年秋来到,皆是感到了从前未曾有过的无比满足与幸福。

当农人们登门感谢这个农夫的提醒时,他才是与大家说道:“没有什么值得大家感谢的地方,这些个都是因为我懂得顺应自然,尊重事物的发展过程。当初耐心地等待,都不去操之过急,不以我们个人的单薄独力,逼天道自然发展进程。这样子一来,纵有灾荒,过后,我们才有力量,去获取大自然的回馈,承受天地恩泽滋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