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老臣都是老狐狸,他们当然知道自己最终所要结识的是永昌而不是崇祯,来见崇祯只不过是寻求见永昌的机会。
崇祯自然知道他们的目的,但崇祯特别念旧,这些老臣,他能帮一把是一定会帮的。
崇祯将侯洵和这些老臣们的事向永昌帝说了,永昌帝才知道实行新政任重道远,不由感叹道:“世俗成见犹如一座大山,要想搬走它,谈何容易。父皇既然说了,那就三日后见一见吧,对了,让侯洵的儿子侯方域和李香君一同来见,还有一个与李香君齐名的柳如是也一同来见。”
这次轮到崇祯与周太后疑惑了:让侯方域和李香君来也在理,怎么凭空又出现了个柳如是?
柳如是是谁?
秦淮八艳之一李香君和柳如是,永昌帝穿越来到大明,他当然知道这两个人,而崇祯和周太后当然不知,因为这些人物在崇祯朝只不过是下九流的戏子而已,侯方域一个落弟秀才,崇祯也不知道。
因为《桃花扇》,因为“秦淮八艳”,李香君和柳如是在后世名气很大,永昌帝岂有不知之理?
永昌帝知道很多,都是后世文学传记里提到的秘闻,至于真实性,他也不得而知,永昌帝也不便向老丈人和丈母娘科普柳如是的知识,难道他能说柳如是是一个扬州廋马,现在已是大龄剩女,正和七十多的钱谦益“谈恋爱”吗?
如果这样说了,崇祯和周太后会看低永昌帝的道德修为的。
永昌帝顿了一顿,说道:“父皇、母后可能不知,贾阁老曾说柳如是江南一才女,诗词很好,我倒想见一见。”
崇祯笑道:“原来是贾阁老认识此人,还是女才子,为父还以为是个大儒呢?”
三日后,永昌帝如期在奉天殿接见了崇祯朝的一帮老臣和勋戚。
太上皇崇祯,太后周玉凤,内阁首辅张国维,南直隶左布政使左懋弟,右布政使李师师等大臣都在场。
以钱谦益、侯洵、马士英等崇祯朝的一帮老臣晋见了永昌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