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便有几人立马开口表明态度,这也让刘卓心中大为欢喜。接着,刘卓提议将收拢流民的州县扩大至山东其他的州府。
众人对此倒并没有什么意见,反正如今的侯爷财力雄厚,也不会差那点钱粮。倘若日后收拢的流民太多,再行劝阻不迟。
接下来,刘卓要向众人讲述便是多地面临的大旱,以及可能随时出现的蝗灾、鼠疫等灾害。
“诸位,从天启朝时期,陕西多地就面临大旱,直到了崇祯三年,干旱扩大到了陕西与河南全境。现今已是崇祯六年,可大旱却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诸位可曾想过大旱会蔓延至何地吗?”
“按照先前的旱灾蔓延速度,不出五年,大旱就会扩大到整个北方地区。”
刘卓的话瞬间就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先前,许多人对刘卓所说的干旱会蔓延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可几年过去了,河南、山西、山东等地都开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干旱,这就不由得众人不信了。
大明朝立国以来,还没出现过北方大旱这一灾情。即便是发生了灾害,也都是局限于一州一府之地,甚少出现一省旱灾的情况。
倘若侯爷所言属实,旱灾对于大明朝可就十分不友好了,反而对于筹备十足的侯爷是极为的有利。
“倘若北方大旱,侯爷可有应对之策?”议论停下后,年老的崔少游率先问道。
小主,
“应对肯定是有的。否则,本侯也不会在会上提出来。”刘卓笑言道,一副成竹在胸、信心十足的样子。
“侯爷就不要藏着掖着了,不妨直言相告。”邓德霖迫切想要知道刘卓的应对办法,遂起身说道。
“是啊,这应对之策可是关系着侯爷所谋的成败啊。侯爷若是说出来,可安众人之心。”苏慕之也起身劝说道。
见状,刘卓随即摆摆手令众人坐下。
“大旱会导致粮食减产,粮食减产后百姓就会饿肚子,严重的还会导致饥民遍地、饿殍遍野。”
“那如何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呢?”刘卓停顿了一下,扫视了一下在场众人,随后又继续接着说。
“最简单的一个办法就是从南方各省运粮。此外,我已与海商郑芝龙达成协定,会从安南等国运输粮食,但这只能解燃眉之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辽东以北地区虽然严寒,却是一块宝地,只要人手充足,绝对可以把东北苦寒之地变成北大仓。”刘卓说罢,随即命人将近些年绘制的地图抬了上来。
整个东北地区,朝廷除了对辽东(即前世的辽宁地区)进行有效的实控外,对于东北其它地区都是羁縻为主。只要不断坚持下去,大量迁移流民至东北,绝对可以让东北大变样。
“侯爷,此地苦寒,历代以来都不适合耕种,只适合渔猎。若是大规模的迁移百姓至此,恐怕是徒劳无功啊。”崔世英面露苦色,但还是直言劝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