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崇祯七年十二月,崇祯撤掉围剿失败的陈奇瑜。仍任洪承畴为三边总督,以功加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总督河南、山西、陕西、湖广、四川五省军务。
明崇祯八年正月,农民军击败凤阳守军后,烧享殿,掘皇陵,朝野震动。
一时之间,四处流窜的农民军又成了明廷的心腹大患。
趁着朝廷无暇顾及山东,刘卓派卫道前往辽东。撒下大把银子之后,辽东的主要军政官员纷纷被拿下。
至于京师派往济南的一众杀手与刺客,早在新城开建之后的第二月,就被卫道摸清楚了行动规律与藏匿地。除了极少数逃走,大部分都被擒获。
此时的辽东受干旱的影响不大,加之前些年女真的大肆杀戮,辽东地区的人口并不稠密。况且,辽东地区多山多林地,百姓获取食物的途径较多,就有了多余的粮食来支援山东。
由于刘卓在起事之初就取消了海禁,并鼓励百姓远洋捕捞。大量风干腌制的咸鱼、以及海产品被源源不断的运往青州、济南等地,在某种程度上令许多百姓得以活命。
经过一年持续不断的推行新政,山东各府的百姓对于刘卓、对新的执政团体也有了较高的认同。
组建的两支新军募齐了剩余的士兵后,新二军则被刘卓派驻济南府以北的临邑县,与德州相距也就百里的路程。新一军则依旧驻防济南城。
就如今的形势而言,明廷依旧占据着全国十分之八、九的版图,依旧是一个强横的对手。但出现的问题也不少,不仅要面对天灾,还要围剿四处流窜的农民军,而且兵力还极为分散。
因此,济南的内部就出现了几股截然相反的声音。
有人认为应当趁着朝廷将大半精力放在农民军身上时大举进攻河南、凤阳、扬州,切断朝廷与南方几省的联系,通过扩大地盘来增强实力。
也有人认为此时不宜攻打河南,原因就是河南多地大旱、缺水,若是拿下了河南的一些州府,山东还得耗费大量的粮食来赈济多不胜数的灾民,属实有些吃力不讨好。
甚至还有人建议与流窜各地的农民军合作,一举攻下河南、湖广、南直隶地区。只要这些地方被拿下,明廷也就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
虽然这些人各有各的道理,可刘卓却并不这么想。北方多地现在正值大旱,而山东也不例外。若是不提前购置了大量的粮食,估计山东也会和其它省份一样处处饥民,饿殍遍野。
在如今这个天灾不断的时期,只有粮食才是各方势力立足的根本、压舱石,就算银子在某些时候也不好使。
由于刘卓在崇祯七年收拢安置了大量的饥民,益都、青岛、蓬莱等地的存粮急剧减少,若是不再想办法运粮,说不好山东也会变得和河南一样。
话说,这灾害也奇怪很。旱灾前期,北方大旱,而南方涝水。旱灾扩大至南方时,北方降雨逐渐增多,又变成了北方涝水,南方地区开始干旱。
如今之计,也就只有通过运河和海运从南方运粮。
郑芝龙已经在崇祯六年取得了料罗湾海战的胜利,加之仿造西洋战舰已初具规模,从安南等国运粮也就可以重新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