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佛法机锋,应无所住

佛缘盛世耀明章 学圣 605 字 1个月前

子墨微微一笑,答曰:“陛下,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此语源自佛门《金刚经》中,子墨有意借此开示刘庄一番。刘庄目光炯炯,问曰:“何解?”

子墨指向殿外假山上的潺潺流水,道:“陛下,试观那流水。”刘庄顺其所指望去,再回首对子墨言:“流水耳,何意?”

子墨笑答:“陛下,您所观之水,已非刚才之水。此刻所见,乃流过之水也。流水无住,不舍昼夜,此谓应水而无住水。人若能持此心境,便可应万物而不住万物,处世常新,如流水不腐。譬如手中酒杯,若酒水已满而犹欲添酒,岂非无处容之?”

刘庄闻言,抚掌大笑:“应万物而不住万物,亦能住万物而应万物!妙极!”

刘庄悟性极高,慧根深种,一语点破即能豁然开朗。子墨心中暗赞。

刘庄复问:“生其心,何解?”

子墨徐徐言道:“应无所住,方能生起清净智慧之心,即生起本心,生万法。因心无所住,杂念尽除,心台清明,一念生起,自然纯真,上合天时之变,下契地利之宜,中谐人和之道。”

刘庄听罢,抚须笑道:“此等高深之理,朕实孤陋寡闻矣。然此言朕以为至理名言,当细细参悟。朕平素思虑繁多,杂念丛生,诚如子墨所言。”

子墨谦逊道:“谢陛下体恤。陛下之所以心事重重,实乃未能做到‘放下’二字耳。”

刘庄拍案称善:“对,对,对!放下!无为而无不为!”

子墨心中再赞刘庄,此人灵性非凡,道家文化功底深厚又触类旁通,实属难得。

刘庄笑曰:“子墨,朕有一问,何为‘无为’?”

子墨淡然答曰:“无为者,非无所作为,乃顺应自然,不妄为也。譬如治国,应顺民心,因势利导,而非强加己意;又好比种植,当知时节,适时播种灌溉,不逆天时而行。无为,实乃遵道而行,不违天地之理。”

刘庄若有所思,点头道:“朕明白了。治国如烹小鲜,当以无为之法,顺其自然,方能国泰民安。子墨,朕有一言,愿与你共勉:‘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子墨欣然应道:“陛下所言极是。水之德,润物无声,滋养万物而不求回报,此乃圣人之行。愿陛下以此水德为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刘庄感慨万分,举杯对子墨道:“子墨,你佛法修为高深,朕受益匪浅。今日与你论道,犹如饮甘露,清凉入心。朕想在宫中健一清净禅堂,你我可以常常修心论道。

子墨淡然一笑,又道:“修行在于心,不在形。若陛下与诸公能秉持无住之心,以清净智慧应对朝政,便是最好的修行,也是应对烦恼的有效方式。

刘庄听后,深感子墨之志,肃然起敬,举杯道:“子墨,你之高风亮节,朕深感敬佩。愿你我叔侄同心,共守无住之心,以智慧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

二人举杯共饮,酒香与佛法交融,映照出刘庄与子墨之间深深的理解与默契。子墨的佛法修为,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刘庄,使得这位帝王在治国之道上更添一份超脱与深远。而刘庄对佛法的领悟,亦使他在处理国事时更加从容不迫,以无为之心应对万变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