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闻太师归朝

闻太师本想着借三年假期休养生息、潜心修炼,以期能以更好的状态辅佐纣王,守护大商江山。可谁能料到,仅仅不到一年的时间,朝歌便已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当他匆匆赶回朝歌,踏入城门的那一刻,一种不祥的预感便如阴霾般笼罩心头。

只见街道上,百姓们都行色匆匆,往日的欢声笑语早已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满脸的忧虑与疲惫。集市上,物价如同脱缰的野马般飞涨,曾经琳琅满目的货品如今变得稀缺难寻。原本热闹非凡、充满生机的朝歌城,仿佛被一层浓重的黑暗所吞噬,往昔的繁荣昌盛已渐渐远去,只留下衰败与困苦的痕迹。

闻太师心急如焚,径直朝着王宫奔去。一路上,那大兴土木的场景更是让他触目惊心。宫殿内外,各种珍贵无比的材料堆积如山,无数工匠们日夜不停地忙碌着,锤子敲打声、劳工呼喊声交织在一起,嘈杂而混乱。踏入王宫大殿,只见纣王高坐在王座之上,眼神中闪烁着炽热而疯狂的光芒,正与一群阿谀奉承的臣子们兴致勃勃地探讨着宫殿建设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对于国家的其他事务,却全然抛诸脑后,不闻不问。

商容、比干等一众老臣听闻闻太师归来,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纷纷齐聚太师府。众人相见,彼此的脸上皆是一片悲戚与无奈之色。商容率先打破沉默,他的声音低沉而沉重,仿佛每一个字都承载着无尽的忧虑:“太师啊,您这一走,陛下便被那申公豹巧言蛊惑,如今满心满眼都只有建造那奢华到极致的宫殿,全然不顾百姓们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赋税日益沉重,徭役没完没了,民间早已是怨声载道。长此以往,国之根基必将动摇,商朝的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啊!”比干在一旁听得热血上涌,气得满脸通红,双手紧紧地握成拳头,关节泛白:“陛下这简直是被欲望迷了心智,昏了头脑!我等身为臣子,肩负着辅佐君王、守护江山的重任,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商朝就这样一步步走向覆灭?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劝阻陛下,让他悬崖勒马啊!”

众人围坐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地激烈议论着,气氛热烈却又无比压抑。有的老臣情绪激动,主张即刻联名上书,以死相谏,哪怕触怒龙颜也在所不惜;有的则相对冷静,认为应先从纣王身边的宠臣入手,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们在纣王耳边委婉地进言,从中斡旋。闻太师静静地坐在一旁,眉头紧锁,神情凝重,心中反复权衡着各种利弊得失。他深知纣王性格刚愎自用,若此时强行进谏,极有可能适得其反,不仅无法让纣王回心转意,反而会让自己陷入险境。可倘若坐视不管,任由纣王这般肆意妄为,商朝数百年的根基必将在这无尽的贪婪与奢靡中逐渐崩塌。

就在众人争论不休、僵持不下之时,一位老臣缓缓开口道:“太师,您德高望重,且与陛下情谊深厚,非我等可比。或许您单独面圣,凭借着往日的情分,晓之以情,动之以理,陛下会念及旧情,有所动容啊。”闻太师微微摇头,脸上露出一丝苦笑:“陛下如今已深陷这欲望的泥沼之中,难以自拔。我虽与他有过一段君臣相知的旧情,可如今他已被那宏伟宫殿的幻想蒙蔽了双眼。仅凭我一人之力,想要改变他的决心,谈何容易?况且若我言语稍有不慎,触怒了龙颜,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不仅我自身性命堪忧,更重要的是,若我因此而失势,朝中便再无人能够制衡陛下的疯狂之举,商朝的未来便真的是一片黑暗了。”

闻太师的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往昔的岁月。他清晰地记得,纣王初登王位之时,也曾是意气风发,心怀壮志。他虚心地向老臣们请教治国安邦的良策,对待朝政兢兢业业,一丝不苟。那时的商朝,在纣王的精心治理下,政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他还记得,自己多次奉命出征平叛,每一次临行前,纣王都会亲自为他披上战甲,眼神中满是信任与期许,坚定地对他说:“太师,朕将国家安危全然托付于您,望您早日凯旋,朕与子民皆在朝歌翘首等候您的捷报。”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尽管极为惨烈,但凭借着闻太师卓越的军事才能以及士兵们的英勇无畏、浴血奋战,最终都成功平定了叛乱。回朝之后,纣王总会在王宫大摆宴席,为闻太师和凯旋的将士们庆功。君臣同乐,那是商朝最为荣耀、光辉的时刻,也是闻太师心中最为珍贵的回忆。

然而,如今的纣王却仿佛变了一个人。闻太师心中明白,商朝能有今日的辉煌局面,是历经了无数先辈们的不懈努力与艰苦奋斗。若因纣王的这一时糊涂,而让这数百年的基业毁于一旦,他又怎能对得起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他的内心在忠诚与正义之间痛苦地挣扎着,每一个念头都如同一把锐利的利刃,深深地刺痛着他的灵魂。

次日朝堂之上,纣王满怀豪情地向群臣展示宫殿的设计图。那是一座规模宏大到令人咋舌、装饰奢华无比的建筑,图纸上所描绘的各种奇珍异宝的运用,更是让人眼花缭乱。群臣们面面相觑,眼中皆露出震惊与担忧之色,却无人敢率先发声。闻太师深吸一口气,缓缓上前一步,行了一礼之后,神色凝重地说道:“陛下,此宫殿之设计确为举世无双,巧夺天工。建成之后,必能彰显我大商之无上威严,令诸侯敬仰,万国来朝。然臣以为,国之根本在于民,若因建造宫殿而使百姓困苦不堪,赋税过重,民不聊生,恐失民心。望陛下在兴土木之时,亦能时刻关注民生,轻徭薄赋,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如此方能保我大商长治久安,江山永固。”

纣王听了闻太师的话,微微点了点头,敷衍地说道:“太师所言不无道理,朕自会斟酌。”然而,从他那漫不经心的语气以及随后依旧专注于宫殿细节讨论、对民生之事毫不在意的态度中,闻太师心中已然明白,纣王并未真正将民生之事放在心上。他心中暗自叹息,深知这场挽救商朝的艰难斗争才刚刚开始,而前方的道路布满荆棘,充满了未知与艰难险阻。

退朝之后,闻太师与商容、比干等老臣再次聚首。商容满脸无奈地说:“太师,今日陛下之态已明,看来我们需另寻他法。联名上书之事虽险,但或许能让陛下看到众臣之决心。”比干也在一旁附和道:“是啊,不能再这样坐以待毙,哪怕只有一线生机,我们也要全力以赴,试一试啊。”闻太师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联名上书需谨慎谋划,切不可操之过急。我们要仔细斟酌言辞,既要能够充分表达我们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又不能过于激进,以免激怒陛下。同时,还需暗中联络朝中一些尚有正义感、心系国家的臣子,共同署名,壮大我们的声势,如此方有可能引起陛下的重视。”于是,在这暗流涌动的朝歌城中,老臣们开始秘密筹备联名上书之事,一场关乎商朝命运的生死博弈,悄然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