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三章 视察工坊

藏国 高月 1165 字 1个月前

李邺眼珠一转笑道:“你三姐那么有钱,如果她肯捐点钱粮给慈幼院,我不反对!”

“好!我去给她说,她肯定愿意。”

李邺梳洗完毕,俯身重重吻了一下杨玉环,这才快步离去了。

杨玉环眉目含春,浑身娇软无力,吩咐侍女道:“安排热水,我要好好洗个澡!”

今天是休日,如果普通官员是难得的休息日,可对高官却无所谓休日了。

今天李邺要去刚落成的纺织工坊巡视,时间已经安排好。

几名高官在官衙汇合后,便乘坐几辆马车出发了。

陇右的纺织业一向比较落后,但制革业很发达,仅有的一些纺织业也主要是用羊毛织地毯,织造营帐。

这一次,李邺通过独孤业的关系,从河北赵州买来三千张织机,稍稍进行改造后,成立了官营布坊,招募手巧的工人织造棉布。

管事叫做张留臣,河北赵州人,跟随织机一起过来。

现在河西和朔方种植棉花的规模很大,接近五万顷,去年产量达一千二百万斤,已经完全满足了填充取暖所用,必须开始走上织布之路。

海棠文学

三千张织布摆放在五座仓库一般的大厂房内,三千名工人在操作机器,看起来都很熟练,厂房内一片机杼声响。

管事张留臣介绍道:“启禀殿下,织布不难,难的是纺纱,很讲究技术,首先是剥棉籽,现在是用水力轧棉机,两根铜棍转动,把棉籽挤出来,还不错,只不过还需要人工稍微清理一下,把残留物捡掉。

然后就是弹,用长弓加棒槌把棉花彻底弹松弹透,蓬松干净,一点疙瘩都不能留,这个必须男人来做,要很高的技术。

第三步就是卷棉线,这个也需要很高技术,必须松紧正好,粗细均匀,不能像蛇吃蛋一样,一坨一坨的,而且一定要细,纱线细,布料才会细,这是关键;第四步才是纺纱,必须均匀地纺在棉锭上”

“这里有纺纱工坊吗?”李邺问道。

张留臣摇摇头,“我们没有,但有三几家小的纺纱工坊专门替我们纺纱,刚开始不行,现在练了几个月,棉线品质越来越好,有一种脚踏式纺纱机,可以同时纺三根线。”

刘晏笑道:“张管事,有没有织好的布让我们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