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李为民记录,所见所得

“能,但是养的不一样,我这就是百年老方!人家在东北是老手艺祖上传下来,要不是小鬼子,这方子也到不了我手上。”

谢一城打定主意,要喊出百年养蜂老店,把名头提前定下来,吹也要趁早吹,晚了没人信。

李为民没有点破谢一城的小心思,沉思一番开口:“你现在能拿多少出来?”

“我家里还是二十来斤,有椴树蜜也有杂蜜,分七成给你,留点备着之后开春康全蛋去迎亲,给他备上点,家里再留点。”

“还是太少,不是收了好几十斤,其他的呢?”

“分给老刀叔儿子了,他在蜂箱周围看了半年,我出手艺教他,他在那忙活。”

李为民:“问问他还剩下多少,愿不愿意拿出来一些,我个人出钱买,市面上没有卖的,你定个价,不让你们吃亏。 海棠书屋

“放心,我虽然日子过的不如你们滋润,国家这么多年发的津贴没怎么用,够买东西的。”

“为民叔,你说这话,都是好不容易过来的,提钱干啥。”

“不提钱拿东西,咋又回到旧社会了?”

李为民话语坚定:“就这么定了,我带回去给老战友送送,就按照你说的,百年老手艺,分普通跟上品,椴树蜜专门提,这名头我替你说了。”

没给谢一城多说话的机会,李为民直接将事情定下来。

之后李为民在谢家屯里,将屯子来来回回里里外外看了个遍,各家各户都没有遗漏,都是老熟人去找人聊着。

屯子里的合作社(供销社),教学点,医务所,他都跑一遍亲自查看,闲暇时间,拿出笔来记录下在谢家屯中的所见所闻。

记录中从早期谢家屯贫困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谢家屯发展情况,一步一个台阶在进步。

李为民还专门写了一句之前跟谢一城聊事,不经意间听到的词,因地制宜。

每个地方发展都要根据当地情况进行,谢家屯的情况可以学习参考,但是不具有完全复制性。

不能因为谢家屯发展成这样,之后要推广学习时,在没有条件的地方强行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