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十万大山(三)

人间最高处 见秋 3480 字 8天前

小姑娘骑着毛驴走在街道上,她今个儿是准备好了要翘课的,因为认识了个新朋友,今天想请他吃饭。还好兜儿有钱,师傅给自己的铜钱,还有几块碎银子,加在一起,满满当当一荷包呢。

她牵着毛驴走去一处小巷子,隔着围墙弹舌,发出嗒嗒响声。

往常暗号一出,哪怕人出不来,小男孩儿都会回复三声,结果今日并无答复,也没人出来。

两人早有约定,弹舌为号,两声是喊人,答复三声说明今儿出不来,外边儿的人再回一声,意思是,那好吧,明天再找你。

毛毛雨的娘亲可凶了,白小豆看见就躲着,生怕给人拾掇两句。

可许久不见人出来,小丫头便也只能硬着头皮走过去瞧了瞧,结果就发现,小院儿大门挂着大锁,门闭的严严实实的。

咋回事?昨个儿毛毛雨还请自己吃了糖葫芦,都说好了今天要请他吃大餐的,怎么门还关了?

人不在,她只好重新坐上毛驴,赶着毛驴去往面摊儿。

再走过那肉香四溢的小巷,白小豆倒是不像以前那般直作呕,只是故意不去看那些悬挂的生肉,加快速度走过小巷而已。

拐过一个弯儿,小姑娘心情大好,跳下去牵好毛驴,笑着往面摊儿走去。

有个三十往上的妇人老远瞧见白小豆,赶忙喊了一句孝泉,那位当了快两月术算先生的年轻举人便板着脸走出来。

钟孝泉瞪眼道:“怎么今个儿又迟到了?”

小丫头撇撇嘴,当然不敢反驳,谁让人家有自己的师傅撑腰呢。

一旁的妇人气笑道:“瞧把你能的,能不能好好说话?”

少年人叹了一口气,妇人赶忙摆手,“好好好,你钟先生架子大,那能不能让我家小郡主先吃碗扯面再上课?”

小丫头拴好毛驴,笑呵呵跑去妇人身边,“还是樱婶婶好,不像有些人,一天鼻子不是鼻子嘴不是嘴的。”

钟孝泉无奈至极,这丫头难教是真难教,可没法子,答应了二殿下了。

得亏没答应大祭酒的,去集贤院当先生,要不然还不得被那些个世家子弟烦死?

吃过面后,里屋专门留出来的雅间便成了白小豆的学堂,一直到了午饭前后,白小豆这才收了书本,晕乎乎的出门儿。

吃完午饭,小丫头习惯帮一个时辰的忙,她能帮的,无非就是站在门口,有人来了,她便朝着里屋喊道,要几碗面,是什么面,加不加辣子。

这可不是师傅交待的,是小丫头觉得,不能白吃樱婶婶的面。

回去路上,白小豆特意绕路去了毛毛雨家,结果门还是锁着。

难不成是走亲戚去了?

回去之后,多了个小花猫,听权爷爷说,只有两个月大嘞,小丫头照顾小花猫可小心了,这次再不会让它死了。

她哪儿晓得,卖给她两只病猫的家伙,愣是被当朝陛下与当朝太子先后寻了一趟,后面还有几个背刀挎剑的也去了,可把那人吓了个半死。

只差半点儿他就拖家带口逃离京城了。

他娘的,忒吓人了。

此后一连十来天,白小豆每天都要去毛毛雨家门口一趟,直到那两扇门前结起了大片蜘蛛网,还是没见大门上的锁打开。

现在的白小豆不会知道,毛毛雨请她吃糖葫芦的钱,是在家里偷出来的。

她更不知道,一位一心一意要将儿子培养成人中龙凤的妇人,在发现自己的儿子居然学会了偷东西后,会有什么反应。首\./发\./更\./新`..手.机.版

这天的午饭,皇帝老爷子去了太子府中蹭饭。

没有大鱼大肉,家常便饭而已。

赵炀招呼着太子妃别忙活了,轻声道:“昧儿,别忙活了,就咱一家人,能吃多少。”

太子妃笑道:“父皇先吃,晚饭我把豆豆叫来,在我这。(下一页更精彩!)

儿吃,她这些天心情不大好,得哄哄。”

赵坎叹气道:“这事儿要咋跟小丫头说?”

赵炀夹了一筷子青菜,好像有白小豆在,他也开始不喜欢吃肉了

“实话实说,老二回来胆敢怪罪,那你让他来找我。”

于大人来说芝麻绿豆大小的事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事情,饭桌上父子二人深知此理。

一个觉得自家孩子被别人家孩子带坏了的妇人,一打听,这才晓得带坏她儿子的人是住在宫里的郡主。

妇人没怎么怨天尤人,只是毅然决然的连夜带着儿子离开了京城。

赵坎轻声道:“那孩子不愿让朋友难堪,那天夜里闹了个离家出走,特意跑去面摊儿,让钟孝泉给豆豆带句话,我没让钟孝泉说。”

数天之前,有个小男孩大半夜敲开面铺大门,对着开门的少年人说道:“麻烦你告诉小豆子,我可能没办法跟她做朋友了,帮我说声对不起。”

毛毛雨跑后,妇人紧跟着跑来,有些干瘦的妇人破天荒没有骂街,只是坐在面摊儿门口的台阶上,阵阵出神,上气不接下气。

小主,

在得知白小豆是宫里郡主之后,妇人只说道:“我家雨亭跟别人不一样。”

门外忽然传来一声哭喊,屋内三人赶忙跑出去。

有个背剑的小丫头哭的稀里哗啦的,皇帝也好,太子也罢,都不晓得怎么哄。

还是太子妃走过去抱起小丫头,帮着她擦了擦眼泪,轻声道:“没事的,日子长着呢,等毛雨亭以后做了官儿,你想不见都难呢。”

白小豆还是止不住哭声,只是哽咽着说道:“我再也不要吃糖葫芦了。”

小小的脑瓜儿里面,现在就只会觉得,是毛毛雨偷了家里五文钱,请自己吃了一串糖葫芦,这才害的他跟着他娘远走他乡。

哪儿会只有这样,五文钱,只是压倒那个苦命妇人的一根稻草而已。

丈夫好赌如命,几乎把家里的产业全败完了,欠了一屁股债,但凡沾得上点儿亲戚的,借钱都借了个遍。结果最终还是被讨债的围在巷子口,活活打死了。

亲朋好友,哪怕是娘家人,瞧见母子二人都像瞧见了瘟神似的,亲情,在钱面前,比什么都不堪一击。

她只想要儿子好好读书,将来出人头地,出一口恶气而已。

可世上所有的望子成龙,都是在孩子肩头摞起一块儿又一块儿的砖石。

读书有挣钱累吗?能说出此类言语的,反而都是只希望孩子好的。而一味的好吃好喝供着,养出一个风刮不得雨淋不得的读书种子,的确是可以在亲朋好友面前扬眉吐气,可这样长大的孩子,会很容易跌倒在一个风雨夜,再也爬不起来。

小小的肩膀扛着太多不该扛的担子,可小小的脑子,想不出来不听娘亲话的理由。……

小半月时间,阿达扛着刘景浊二人一路往十万大山中心。越往里路越难走,天空那浓密乌云也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