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好奇地问,试图转移话题:“我一直以为老美在这方面应该是领先世界的,没想到这种结构竟然这么难解决。”
“哦,不是没人尝试过。”
卢赫生回答:“你自己的4旋翼无人机不就是个成功的例子吗?不过,关于它的历史和技术挑战,可能你还没来得及深入了解吧。”
苏晨急忙解释说:“卢教授,我当初设计原型机时确实不知道多旋翼结构的复杂性。
我只是想着,既然单个旋翼旋转会产生反作用力矩,那为何不在对面加上一个反向旋转的旋翼呢?
这样不仅解决了力矩的问题,还能增加升力,岂不是两全其美?就这样,四旋翼飞行器就这么诞生了。”
卢赫生看着他,忽然笑了起来:
“这倒是应了那句‘无知者无畏’的老话。你因为不了解困难,反而无意中找到了解决航空界长期困扰问题的方法,并且还在微型系统上实现了它。
看来你也是有福之人。今天时间还早,让我来给你讲讲多旋翼的发展历程吧,省得你以后吹牛的时候露馅。”
苏晨心中暗笑,意识到自己成功引起了卢教授的兴趣,便端正坐姿,准备洗耳恭听。
“多旋翼系统,简单来说,就是拥有三个或更多旋翼轴的飞行装置。”
卢赫生稍作停顿后开始讲述:“最早的多旋翼之一是1907年由奥国的布雷盖兄弟在里歇教授指导下制造的。
尽管那次试飞只达到了1.5米的高度,但它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记录下来的多旋翼飞行尝试。”
说到这儿,卢赫生感叹道:“二十世纪初,航空工业刚刚起步,当时的先驱们敢于尝试各种看似荒诞不经的设计,只为了实现飞翔的梦想。
可惜,夏国错过了那个黄金时代。”
苏晨接着说:“当时夏国正忙于推翻封建制度,我认为这对一个民族而言更为重要。”
卢赫生沉默片刻,然后继续:“布雷盖兄弟的尝试没有熄灭人们对直升机的热情。
直到1920年,另一位奥国工程师埃蒂安·奥米森设计的多旋翼飞行器成功飞行了14分钟,创造了当时的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