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哉。”
随后楚风一边思索着,一边走进了楚府当中,来到一处正在燃烧的蜡烛旁,将纸条放在烛火之上。
看着纸张的灰烬随风飘零,楚风站在蜡烛前,烛火将他的脸照的通红。
而此时在醉仙楼上空,只见一道白衣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悄无声息的从五楼的窗外飞入。
探身看向外面,见无人跟随后,长舒一口气。
将房间的蜡烛点上,一转身,就看见花婆婆正手持拐杖,威严的坐在一旁的桌前。
姜仙儿心中咯噔一声,被吓了一跳。
“婆婆,你怎么在这。”
花婆婆神情无比严肃,看着姜仙儿那闪躲的眼神,缓缓开口问道:“公主,您方才这是去哪里了。”
姜仙儿按捺住心里的慌乱,不动声色的说道:“整日闷在这里,甚是无聊,刚才出去透了透气。”
“哦?是出去透气了,还是去找楚风了!”
姜仙儿的脸色顿时沉了下去。
“你派人跟踪我。”
花婆婆正坐在椅子上,微微欠身。
“老身不敢,只是公主身份高贵,大晚上一个人偷偷跑出去,若是有什么意外,纵使我万死,有何脸面见先皇。”
知道已经被花婆婆发现了,姜仙儿也不藏着掖着了。
“不错,我刚才确实去见楚风了,不过,我找他只是去做生意的,他不是说他什么都卖吗。”
“哦?什么生意?”
“马上入冬了,我们的粮草差不多也要再备一些了,况且时阳国今年大旱,粮食短缺,南方入秋的时候就已经饿死了不少人,我自然是要去找楚风买一些粮食。”
花婆婆听到姜仙儿的话,神情顿时缓和了不少。
“原来是这样,那谈的怎么样啊。”
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瞒过了花婆婆,姜仙儿只好照着这个话接着说了下去。
“我只是跟他提了一下,没有过多接触,若是他想做生意的话,自然是会来找我的。”
花婆婆点的点头。
“很好,不过这些事这就不需要公主费心了,我已经跟那些人说了,让他们到时紧急供应一些我们。”
姜仙儿看着花婆婆一副信心满满的样子,心中升起一丝无奈。
幽幽说道:“婆婆,你觉得那些人,真的是值得我们信任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花婆婆听到后,却是眉头紧锁,一字一句的说道:“公主,只要能复国,不管什么样的代价,我老身都愿意承受!”
“可是!”
姜仙儿还想说什么,花婆婆猛的站起身来。
“好了公主,时候也不早了,早些休息把。
不过有些事,老奴还需要提醒公主,不管做什么,可千万不要感情用事,皇族的人,是不需要感情的,尤其是,我们这些亡国奴。
楚风过不了多久就会死去,公主,你可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私欲,破坏了我们的计划啊!”
姜仙儿眼神顿时黯淡了一下,马上瞬间便恢复了正常。
“我知道了,婆婆。”
随后花婆婆便迈步走出去了房间,
姜仙儿走到窗前,看着天上的白玉盘,甚是凄凉。
喃喃自语道:“楚风,我已经提醒你了,接下来是死是活,就看你自己的造化了。”
当楚风回到房间的时候,花楹已经等候多时了。
见楚风回来,便迎了上去。
“公子,你今日去哪里了啊。”
一边说着,一边给楚风褪去了外面的长衫。
楚风此时还在想着刚才那件事,听到花楹的话。
漫不经心的回道:“哦,没什么,前几日跟你说的那位娘娘,今日又去给他治病去了。”
“那那位娘娘好点了吗?”
“那是自然。”
花楹一边收起衣服,一边拍着自己的胸脯。
“还好娘娘吉人自有天相,没事了就好。”
楚风敲了一下花楹的小脑袋。
“你这小妮子,难道不应该说公子神仙手段,将她给救活了吗。”
“公子~”
花楹揉着脑袋,吃痛的嘤咛一声。
“就不说,就不说。”
“你说不说。”
“哈哈,你不要挠我这里,哈哈哈,我最怕痒了,花楹错了公子,公子最厉害了……”
一夜无话却有声。
今天也是该让自己的酒馆开业了。
这些日子秦忠厚没有出现,就是因为楚风教给了他一个酿酒的方子,经过多天的实验,已经可以量产了,而且口感比起前世的酒也差不了多少。
楚风便和秦忠厚将差不多一千坛的酒搬上马车,拉到了这几日秦忠厚刚刚盘下来的一个小酒坊中。
接下来就是正式开业了。
不过,这次开业就容易多了,根本不用像之前那样大张旗鼓。
楚风直接在门前倒了一整坛的酒。
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况楚风还是当街倒了这么多,醇厚的酒香瞬间便引来众人的围观。
而来到酒馆后,一见是楚风站在店门外,众人顿时便明白了是 怎么回事。
前些日子,楚风在醉仙楼放下豪言,说要在十日后,开始开酒馆,难道今日便要开张了吗?
楚风的酒可不是别人的酒能够比的啊,仅仅三瓶酒就拍卖了上万两的黄金啊!
问这世间还有谁能做到。
虽然他说这次的酒没有上次的好,可好歹是人家楚风的酒啊,口碑在这。
而且,看着此时地上还在流淌的酒水,闻着那醉人的酒香,众人的馋虫早就已经被勾了上来。
闻着都这么香了,喝起来又该如何呢。
有人问道:“楚公子,酒馆今日算是正式开张吗?
楚风眉毛一挑。
“那是自然,难不成我站在这里,还能是揽客啊?”
“哈哈哈,楚公子当真是幽默。”
众人都被楚风的话逗得哈哈大笑。
“楚公子,您这酒这次怎么卖啊,不会还是三千两黄金一瓶吧,要是那样,我们可喝不起啊。”
“是啊,楚公子,怎么卖啊。”
楚风直接指了指放在门口的一个牌子。
众人看去,只见上面写道:小村民,二百两银子一坛。